必一运动·(B-sports)“当卧底的感觉怎么样?”B站UP主“食贫道”的饼叔询问刚刚卧底韩国邪教组织的团队成员小花,小花思忖半刻,得出了“很复杂”的结论。
这段“复杂”的经历完整地呈现在了“食贫道”最近的节目《神民的名义》中。“食贫道”的团队成员小花和稳重接连卧底“大巡真理会”,他们真实的经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韩国邪教精神控制的可怖。
关于“韩国邪教”的现实观察并非孤例,在此之前,“食贫道”的“大宝荐”系列完成了《神鬼传奇》《何以当归》《迦南孤儿》等多个节目,每一期节目在体验当地文化的同时,进一步深刻挖掘社会矛盾,具有明显的纪录片属性。
从美食博主转型为纪录片创作者,“食贫道”破千万的充电流水,为一直无法实现盈利的纪录片市场提振了一定的信心。只不过,层层叠叠的现实困境,让市场上长期只存在一个“食贫道”。
从2018年@花总丢了金箍棒的《杯子的秘密》开始,自媒体纪录片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,但是探寻不到商业模式的变现路径,使得这类作品长期只能是头部博主的“特供”产品。
不过,内容升级是创作者建立品牌价值的唯一路径,从碎片化走向深度化,才能突破自媒体的选题困境。越来越多的博主从向内探索的“VLOG”逐渐转向向外观察的“纪录片”,“影视飓风”、“盗月社食遇记”等头部创作者的内容策划渐渐带有“纪录片属性”。
而中腰部的创作者也在从“体验式人生”中进行观察创作,比如,“康呦喂”、“迟早是我”等博主。他们的视频或许选题和体裁没有那么重,但同样是将镜头向外,探索观察普通人超出经验之外的认知。
从“记录”走向“纪录”,后流量时代下的博主,正在创造新的内容价值,只是,价值背后的风险与挑战,也是一次残酷的筛选。
有“纪录片味道”的VLOG
内容焦虑几乎是所有自媒体博主的统一性困境。即便是顶流博主,也无一例外会对创作存在自我怀疑。
自媒体博主想要维持市场价值,抵抗住流量浪潮的洗礼,一方面需要应对同类视频反复做导致观众产生的审美疲劳,另一方面需要面对创新素材枯竭的现实困境。特别是依靠精品化内容立足的,具备一定“精英”属性的博主,找到具有生命力的长线运营之道才是最优解。
头部博主对于内容叙事策略的调整,大体上分
[ more > ]